9月4日,从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自2021年入选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以来,持续深化推进磨溪气田相关建设工作,于2025年8月高标准通过国家级名录绿色矿山现场复核工作,相关经验做法被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巡礼系列进行专题报道。
高效利用实现绿色清洁钻井
以“新绿”模式贯穿钻井全过程,通过技术优化与资源高效利用实现生态保护。结合地质与气藏特点,在设计上注重工程技术适用性与井筒安全,同时避开环境敏感区域,利用老井场部署丛式井组并采用大斜度井等技术,减少土地占用与地表扰动。推广新型顶驱装置等设备,优化钻头选型及参数,显著提升钻井效率;应用“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清洁生产模式,通过废弃泥浆不落地处理技术取消泥浆坑,实现井均节约用地1亩,钻井废物资源化利用消除后期隐患。
高标准建设筑牢绿色生产根基
高度重视源头把关,依托于高标准建设与源头把控,从设计到建设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节能“三同时”要求,通过推进气田标准化建设,实现设计、施工等环节的标准化与模块化,单井产能建设时间从120天缩短至30天左右,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高质量抓好集输系统与环保设施建设,取消井口加温设备,利用天然气自身温度并加注抑制剂防止水合物形成,减少燃料消耗与废气排放;创新气田水密闭存输处模式,实现开采、储存、输送全过程环保处理。同时,搭建高标准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整合应急资源,确保气田安全环保平稳运行。
精准管控保障绿色低碳运行
从多环节入手实现全流程环保达标,通过“斜插绕行”改造为主、工艺整改为辅的方案,使高产单井厂界噪音基本达标、敏感点全面达标,为复杂人居区气井噪音治理提供经验;在气体处理方面,采用高效湿法脱硫再生工艺及应急处置装置,实现气田水罐闪蒸气外排气硫化氢含量为零;应用加氢还原工艺,实现净化装置尾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远低于标准,硫回收率达99.8%。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建成地热、余压、光伏发电等项目,在西区复线末站安装天然气余压发电机,有效降低净化厂能耗;在磨溪开发项目部建设7座光伏发电场站,打造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助推碳减排。
数字转型助推绿色高效管理
将数字技术融入气田开发全流程,构建覆盖全业务的信息支撑平台,在前端建成3大类基础设施、100套自控系统,实现站场数字化覆盖率100%,24小时可视化监视与远程控制;在中端集成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异常自动报警、集中远程控制等功能,运用SCADA系统推动巡检从人工向自动转变,提升管理效率;在后端投用多个数字化管理平台,强化产运储销一体化优势。同时,积极探索智能气田建设,实现智能主动安防系统、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AR智能辅助系统等9个智能气田项目常态化运行,为智能化气田建设奠定基础。